陈栋(艺术家)

长期建档 锁定
本词条由“suifeng” 建档。
中文名:陈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祖籍:湖南湘潭 出生日期:1968年 职业:艺术家 法国国际艺术家与设计师协会 理事会员 中国新文艺群体代表成员 湖南省美协综合材料艺委副主任 湖南省油画学会理事 世界和平艺术使者 中国新野性艺术群成员 “楚巫文化”基因源于祖父是道教渊源的“巫医”传人 艺术家陈栋是以综合材料...

陈栋(艺术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陈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祖籍:湖南湘潭

出生日期:1968年

职业:艺术家

社会任职

编辑

法国国际艺术家与设计师协会 理事会员

中国新文艺群体代表成员

湖南省美协综合材料艺委副主任

湖南省油画学会理事

世界和平艺术使者

中国新野性艺术群成员

“楚巫文化”基因源于祖父是道教渊源的“巫医”传人

艺术家陈栋是以综合材料油画、新墨溯源远古,影映当下,表达东方灵性与神性能量的开拓型艺术家。承林风眠中西融合道路,提出“楚巫文化”以国际新视野再融合生长、维度推进以丰厚现当代艺术文本。

陈栋(艺术家)

国际展览

编辑

2007《中国当代最 具潜力艺术家联展》德国柏林

2010意大利罗马《冥想与失衡》双人联展

2014《中国新野性巡展》美国

2015法国《世界和平艺术盛典》

2016意大利米兰国际世博会

2022《亚洲艺术双年展》日本福冈

2023《温度:当代艺术展》法国巴黎罗浮宫卡鲁赛尔厅

陈栋(艺术家)

部分国内展览

编辑

2001年《中国油画大展》杭州

2003年《纪念延安座淡会全国美展》长沙

2008年《艺术湖南晋京展》中国美术馆

2009《重返现代一中国抽象艺术邀请展》杭州西湖美术馆

2022(首届)全国新文艺群体美术作品展(重庆黄角坪美术馆)

陈栋(艺术家)

个人展览

编辑

2005《陈栋抽象展 》 湘潭灵犀画廊

2010《时光时光》北京威诺里萨当代画廊

2013《陈栋现当代艺术文本展暨学术研讨会》 北京奇安艺术馆

2013《回.陈栋现当代艺术文本展》湘潭市齐白石艺术馆

2016《陈栋艺术品鉴展》北京神玉艺术馆

2017《入神》之2(世界巫文化系列展)《渊源》三联个展

2018《湘水波澜》湘潭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个展

陈栋(艺术家)

荣誉与成就

编辑

获奖

2015年,作品赴法国参加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世界和平艺术大展》并于诺曼底海滩以全息理念策划群体行为《填海计划》备受中外赞誉,获世界和平艺术使者证奖

2016年-2018年新水墨“影系列”获得第二及三届大河湾艺术机构《独立品格》优秀奖

获选为2017首届中奥(奥地利)文化艺术交流优秀艺术家

2017年《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家入选与提名展》作品闪耀(上海)展览巨屏。

2019年《艺术宋庄年度展》优秀奖

2022年入选《亚洲艺术双年展》获福冈市长奖

陈栋(艺术家)

作品收藏

编辑

中国齐白石纪念馆、罗马塔尔塔利亚画廊,北京蓝色光标集团、北京锦都艺术中心、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一百名家当代艺术中心等专业机构及海内外私人收藏。

陈栋(艺术家)

出版及宣传

编辑

散见于《中国油画》《艺术收藏》《中国当代艺术文献》《中国艺术》《库艺术》《艺术指南》《锋锐》《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家入选与提名展》《世界艺术》《亚洲艺术双年展》《世界》(中俄双语文献)及《时光时光》《陈栋现当代艺术文本》个人画册、报刊与《广州嘉德》香港“雅拍”、英国“罗素”等拍卖图典。

2022年初被《人民日报》艺术栏目组一一《袭古创今》以文献记录片收录,作为新时代艺术代表全网推广一一《陈栋:恰到好处的微妙,若及若离的神韵。》

陈栋(艺术家)

作品特色

编辑

学习中西方艺术,结合自身文质感性、灵动的特质自然切入到楚地巫风灵野秘境之质。用发现的新材料技法使用,并有意无意对应现当代问题转换出自己的立场。在水墨材料上入手中西技法与理念的做有品质融,从而完成地域性与世界性、个人性的合体。

楚巫文明的内在参照局限于其原始野性,对宇宙事物的全息映照,由此转换出的对自由生命万物灵神的交感契合而达勾通于心手相映的畅达之影象。作用于作品的内核与归属。

出版书籍

编辑

陈栋(艺术家)

名家点评

编辑

个人的坐标与向度

真正的勇士应该是为自己生命掌灯,用自己体温燃烧历史沉睡中的孤独;他会像一阵不可小嘘的风暴,义无反顾地翻过昨天的日历;他会冲锋陷阵,他一定敢于撕裂内心、或掀倒陈旧的藩篱努力接近目标。陈栋是青年艺术家中的佼佼者,被称为“在巫幻中自觉醒来”的先锋艺术家。他贯穿以水墨线索,着力和探索东西方文化关注点,最终找到自己的方法和语言。显然,陈栋特别警惕自己的艺术立场和态度,他努力化解对‘水墨’观念的重复,他已探索出属于他内心生长的、恰切的语言…… 一直以来,中国水墨的格局能否延伸?实际上决取于艺术家的视野和眼界能否自我拓展,艺术的心智特别是绘画史的发展,欲突破学术上的瓶颈,必须摒弃旧的思想并寻找新的旷野进行长驱直入……就水墨而言,必须发挥笔墨的惯性,我认为惯性是指思想的多元性、形式的统一性、内涵的神秘性和媒介的陌生性。多元性是不限于水与墨在作品中充当媒介的参与;统一性是和当下我们相处的生活发生相互干预;神秘性在对本土文化的捕捉和自身性情的充分发挥;陌生性是作为艺术家独立的面目和清晰的语言,作为鲜明的符号存在于世最终使众口铸金。墨不只是象征和图腾,更多是一种通道和出口,是心灵世界和第三者的介入和代言,那么它需要艺术家背后深厚的人生经历和时间碎片去叙述与支撑。因此,单纯的绘画不再是艺术家传达思想的最终目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作品《蒙》系列:一层犹如轻纱的网蒙住了整个画面充满温柔的惊悚感,这种文化屏蔽和暗语,与艺术家极度沉默和自我隐藏有种不谋而合的影像呈像,其中的往事成了编织这张网的重要线索,通过阅读张巨大的网在众目睽睽下“隔膜被强烈打破了”。同样,他的作品“影”系列植入了艺术家个人的复杂经历与历史倒影形成一种对照关系,内心曾经深深隐藏的生活片段被突然惊醒了,正好解救了艺术家本人思想上多年隔阂的文化情愫……这种文化对叠无疑增加了艺术家内心的厚度。陈栋的作品《律》系列看似漫不经心的描述,实质是艺术家思虑后的郑重下笔,那里的“笔墨“与许多“文人叙事“的笔墨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在《律》的作品中,在媒介互换与现象否定中,宣纸被亚麻布代替,笔墨被流淌的丙烯包裹。更多窥见的各种信息交错构成的韵律和这个网络时代赋予我们的神秘感。用东方文化的筋骨,与西方种种观念承合而又不至于抵消另一种发声,是当下艺术家思考作品精神的基本向度,他的作品《影.山海经》把我们带回了中国文化的原初状态,水墨淋漓的背后隐藏着顽强诸如“仙人球”状的图式,“仙人球”在这个时代有一种身仿暗喻或象征,它不卑身屈膝,它自由,韧性,向死而生,他的身体横行生长,这多么像觉者在荒漠独行的身影。艺术家往往在自省和较量中前进,我深信:“丢弃一块墓碑,会拥有远方更璀璨的天空”……

——何继

陈栋的布面冥想系列、纸上水墨,在材料上,水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把西方艺术的构成关系,构成因素汇聚一起,形成了有希望、能成熟、能走出来的一个方式,并跟当代很多水墨抽象划清了界限。我遍游全球看过七十多个艺术博物馆,确信没有发现与之类同的。

——邓平祥

首先巜冥想》的创作方式是油画布上的丙烯加胶的水墨这个(中西元素)结合很有意思。当年林风眠主张中西融合,他在杭州国立艺专要把国画系和油画系合并,但很遗憾被阻挠了……以形化意,或者以意化形,以结构化解意象或者说以意象化解结构,中西融合更根本的地方不完全在于融合,很关健的部分在于化解。陈栋作这方面的工作,他反其道而行之在化解,而不是真正流向一个非常具像的形,或者一个非常有中国传统韵味的意象,反而从这个化解入手,这是很有意思的。

——段君

湘潭是湖南省的美术重镇,它有很深的文脉,陈栋的艺术作品是在这样文脉里熏陶出来的。尽管他后来到了北京,重新面对更开放的语境但我们能够感受他作品跟传统文脉的联系,他是进行现代冼礼之后对传统艺术的回眸,借鉴很多传统的因子,包括传统的精神积淀,重新运用到当代艺术中。陈栋的《蒙系列》恰到好处地传达出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那种若及若离的微妙心态。

——杨卫

陈栋的作品是可以一下子抓住人的,他对艺术的本体语言一一形式与材质有独到的探索。这是对材质的转化,水墨与画布的渗透,吃进深染于基底,表层透明云龙宣薄膜的融入的很高级,掩映,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建立一种游戏的方式,不让你看,虚薄……他在这方面的探索很值得肯定,非常有贡献。

——夏可君

他的笔墨里显示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精髓,带有超然物外的人文气质。他抽象地继承了传统艺术的气质,并将其进行了当代性的成功转换。……形成了一系列变幻莫定,图腾样升华的文化现象。随着时间的递进在变幻璀璨的冥想流动中,华彩频频出现,作品次第辉映。

——简斌

这种努力探索得到的结果是:方法简单自然,效果最 好!与重视绘画本体性,书性写,和沉潜冥想的工作方式深度交融,自然契合。这种使用布面丙烯丶水墨建立起的技道合一的方法论,是他抽象领域对材料使用天赋的又一次天才演进,是其作品核心价值所在。…….这种中国式、地域性、个人化的文化自觉性无疑是鲜明的,其也是对中国文化根性一种稀有独特的表达方式。

——万岭

陈栋有意识地以今人视觉开启上古文化的神韵所呈现的风华,既有别于中西历代名家,又有别于当代画家,具有独特的开创性,则毫无质疑。“您,这是一个很有个性的探索”!诚如陈丹青观看陈栋作品之后的感慨。

必须强调的是:赵无极承接着林风眠走向了世界,开拓了新风,陈栋也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走出来国门:2007年德国巡展;2010年意大利联展;2014年美国巡展;2015年法国“世界和平艺术盛典”;2016年米兰国际世博会;2017年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艺术家入选提名展;2022年日本福冈亚洲艺术双年展。20多年以来,陈栋不断走出去,讲好了自己的故事,展现了历史大潮中东方文化生生不息、与世界同频共震转换创新的能量与魅力,让国外的观者看到了现当代绘画:深具东方能量的“中国新风”。

然而,成为世人熟知,并备受推崇的绘画总是带着恰逢时机的偶然性,哪怕作品无与伦比,也都需要一个燃爆的支点。如今,陈栋比这个时代走的快了一点,所以,他的艺术清幽孤寂,曲高和寡,也许他太超前了,所以,他有些孤独,可是,他并不寂寞,因为孤独才能内蕴充实,因为孤独才显现出真力。行文至此,不由自主地联想:“假以时日,陈栋的艺术一定会成为继赵无极之后,以第三代的佼佼者势成燎原”。

___桑干

陈栋(艺术家)

楚巫文化践行者自叙

编辑

东方神性   中国指向

中国因综合国力的上升,文化必迎来与世界同辉的时代。遥接华夏“神州”之名重启久远的“神性”巫文化基因,以置疑当下的过度科技化对人类自身命运之危险,(提示:对自然神性的敬畏及以更开放的心神面对更全息终极的人神交感之科学观)。演进当代中国本土艺术文脉生长。“通灵全息,水墨入神。”为全球民族文化互鉴交融时代增添新标识与东方方案。

陈栋自述

编辑

我出生的湖南湘潭,地理位置很独特,是文、野、商、交汇之地,中原正统,梅山巫道,水运商业等文化文明交感影响代代传袭。我虽出身于六十年代末,文化信息被屏蔽的时代,但文脉的碎片还是在民间慢慢地弥合,也间接塑造了我的艺术的构建体系。以楚巫为点表达我的创作观早在十年前我来北京前就有这个朦胧的想法,但当时并不明确,因我当时并不懂巫术,没从巫医爷爷那里得到传承,只是我在这环境里获得了巫的信息与想象,让我产生了对“巫”沟通天地之能的敬畏! 我的创作一直是内省,向内观,退回灵觉本源与直觉,学习中西方艺术也是从我心性相契的部分进入无意识的吸收并自动运用,结合自身文质感性、灵动的特质自然切入到楚地巫风灵野秘境之质。用发现的新材料技法使用,并有意无意对应现当代问题转换出自己的立场。出发点上是水墨材质异化运用与创新为原则。(在水墨材料上入手中西技法与理念的做有品质融合)从而完成地域性与世界性丶个人性的合体。这是我的目标理念。楚巫文明的内在参照局限于其原始野性,对宇宙事物的全息映照,由此转换出的对自由生命万物灵神的交感契合而达勾通于心手相映的畅达之影象。却是作用于我作品的内核与归属。

内容由suifeng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vibaike.com/42/

Like (22)
词条目录
  1. 基本信息
  2. 社会任职
  3. 国际展览
  4. 部分国内展览
  5. 个人展览
  6. 荣誉与成就
  7. 作品收藏
  8. 出版及宣传
  9. 作品特色
  10. 出版书籍
  11. 名家点评
  12. 楚巫文化践行者自叙
  13. 陈栋自述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