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蕉镇隶属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东部,是珠海西部地区的主城区,西与斗门区井岸镇隔黄杨河相连,东与中山市神湾镇隔磨刀门水道相望,北与斗门区莲洲镇为邻,南邻珠海大道。截至2021年6月,该镇总面积178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下辖33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
1958年前,辖区属中山县斗门大公社。
1983年,改称为斗门县白蕉区。
1986年,改制为斗门县白蕉镇。
2001年,改为斗门区白蕉镇。
2002年,白蕉、六乡两镇合并为白蕉镇。
白蕉镇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得天独厚,是斗门区通往广州、珠海市区的“门户”,镇内有斗门港以及粤西沿海高速公路和江珠高速公路出口,并且地域广阔,土地资源、水资源充裕,江河岸线长。
白蕉镇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2017年末,白蕉镇常住人口有125225人。
2018年末,白蕉镇户籍人口有105551人。
2021年6月10日,斗门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公布,白蕉镇常住人口为150527人。
截至2020年6月,白蕉镇共下辖4个社区、33个行政村、1个开发区。镇人民政府驻白蕉镇虹桥四路新都商业中心8-9层。
白蕉镇区划详情 |
|||||||
白蕉社区 |
六乡社区 |
城东社区 |
虹桥社区 |
榕益村 |
黄家村 |
新沙村 |
新二村 |
新环村 |
南环村 |
泗喜村 |
东围村 |
白石村 |
大托村 |
灯一村 |
灯笼村 |
灯三村 |
桅夹村 |
昭信村 |
东湖村 |
成裕村 |
赖家村 |
白蕉村 |
东岸村 |
沙石村 |
沙石村 |
冲口村 |
八顷村 |
办冲村 |
月坑村 |
盖山村 |
鳘鱼沙村 |
虾山村 |
南澳村 |
孖湾村 |
丰洲村 |
新马墩村 |
白蕉工业开发区 |
/ |
/ |
2006年,白蕉镇工业总产值为75亿元,比增22%,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比增11%;实际利用内联资金6200万元,比增33%;外贸出口2.22亿美元,比增15%。农业产值为13.5亿元,比增为10%。
2013年,白蕉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8.62亿元,同比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2亿元,同比增长26.2%;实际利用外资262万美元,同比增长55%;实际引进内资4.77亿元,同比增长17.5%;外贸进出口总额约5.54亿美元,同比增长19.2%。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地税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国税地方收入0.99亿元,同比增长22%。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49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725元,同比增长7%。
2018年,白蕉镇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76亿元,比年初预算数减少0.11亿元,下降22.66%;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0.63亿元,比年初预算数增加0.63亿元,增长100%。
2018年,白蕉镇工业企业个数共5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50家。
农业发展
全镇投产企业265家,合同投资总额7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3家,占全区45%。
白蕉镇工业发展将重点建设两条工业带:一是螺洲—新港—白蕉工业开发区—新沙工业区的工业走廊,规划总面积为9634亩;二是白蕉科技工业园路东3000多亩区域,进一步扩大白蕉科技工业园发展空间,努力实现2011年全镇工业产值达164亿元。
白蕉镇是农业大镇,全镇耕地面积10.27万亩。依托“省科技创新镇”、“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省级农业蔬菜基地”为平台,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农业总产值年增长超过10%,2005年达12.2亿元,超过全市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其中水产养殖是支柱产业,海鲈养殖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畜牧业发展迅速,无公害生产基地稳步推进。今后继续做大做强优质水产养殖业,加强信息化建设、科技推广和农产品销售流通,努力到2011年实现全镇农业产值达21亿元。
商业发展
一是打造专业市场强镇,积极推进珠海西部物流中心、新万家装饰材料市场、万家居轻工产品交易市场等7大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逐步形成辐射珠三角、泛珠三角地区的商贸流通网络。二是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同时,白蕉镇正积极建设“黄杨河东堤”,打造“一河两岸”,全面提升白蕉镇的城市品位。
白蕉镇是广东省中心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良好,具备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
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在斗门区首届“斗门十大农优特产品”评选中,我镇的“海源”牌白蕉海鲈鱼干及其加工系列、“顺明”牌鸡蛋顺利当选。抓住我区在灯笼沙举办“水上婚嫁”集体婚礼的机遇,成功举办白蕉海鲈美食节。扶持和壮大流通队伍,拓宽水产品销售渠道。我镇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在白蕉海鲈产业化战略专项资金中拨付100万元用于白蕉海鲈市场推广。
幸福村居创建全面推进
南澳村和月坑村作为我市创建幸福村居示范村,围绕“六大工程”项目,充分利用1000万元专项资金,努力开展创建工作。南澳村建设项目共34个,总投资约1645万元,现已全部完工。月坑村已申请立项的项目共20个,资金总预算815万元,现已完成600多万元的工程量,特色产业南种石金钱龟养殖项目已全面铺开。其余5个列入2013年首批实施幸福村居整村规划的行政村(沙石村、白石村、大托村、六乡居委会)均已完成整村规划并通过资料验收,各项前期工作正紧张有序地展开。此外,我镇共落实36个村(居)幸福村居的处级领导挂点资金720万元。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
我镇投资432万元改造了1.08万亩低产鱼塘;投资1000万元的盖坑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投资230万元的白沙片区基本农田整治项目顺利开展。顺利完成42公里的白蕉联围三期海堤达标工程建设,竹银联围海堤达标加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白藤水质净化厂管网配套工程涉及我镇的青苗赔偿工作顺利完成。积极推进“一河两岸”东堤段改造前期工作。投入200多万元,将白蕉科技工业园区内的500盏路灯全部更换成LED灯。协助省道S365线西沥大桥改建征拆,协调推进省道S272改建工程二期市政工程建设。配合支持供电部门进行500千伏台核输变电工程和500千伏国安至加林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我镇29座危桥改造工程,1座已完工,4座已完成桥梁主体结构。281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并已拨付资金。
教育事业
截至2005年,自蕉镇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18所、幼儿园17所,在校学生90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
文化事业
截至2005年,白蕉镇有文化娱乐场所35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05年,白蕉镇有卫生院1所。
白蕉镇素为珠江下游南部交通枢纽。水路连接西江,可直达广州、江门、中山石岐和广西梧州。南面是全国的斗门区白藤湖农村度假村旅游区和珠海市西区。50米路面宽的主干道通往西区高速公路8千米,陆路直通珠海香洲、澳门47.3千米,北连斗门海关。水路直达澳门11海里、香港60海里。
白蕉镇风景
因始祖林氏抱山蕉树浮海到白石公山定居,故称白蕉。
粤剧介绍
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是白蕉镇当地的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广东、广西两省和港、澳地区,在国外操粤语的华裔聚居区也时有演出。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客家咸茶
白蕉镇客家咸茶从清乾隆(1744年)开始盛行,摒弃了传统擂茶中的荤食,保留素食部分,并不断地发展其特色,其主要原料有:茶叶(成品茶或茶青)、花生、黄豆、芝麻、蔬菜(生菜、油唛菜、西洋菜、豆角)、细叶芹菜、葱等。已经成为了当地客家饮食风俗中最具特色的茶文化的一朵奇葩流传至今。2010年6月,客家咸茶被列入珠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艾饼介绍
“艾饼”(又称“艾糍”)是当地客家人的食品,因主要辅料取自“艾草”而得名。艾草有特殊香味,叶背长有艾绒,具有药用价值。每到春季,田头、水边会长出一丛丛青翠的艾草,客娘带着孩子适时将嫩艾叶采回,经处理后加水与糯米粉一起调搓,揉合后分成小团,包进花生、芝麻等馅料,捏制成一个个绿色的小糍粑,或放进木质“饼格”(饼形模具)按压成形,用锅隔水蒸熟,这就是颇具民俗风格特点的客家食品——“艾饼”。
艾饼是斗门区白蕉镇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一种特色食品,在虾山村﹑白石村﹑赖家村等都有制作习俗,其中以虾山村最盛。因相传艾叶有理气通窍、驱邪辟疫、预防感冒等功效,艾饼成了斗门城乡群众喜爱的季节性特色食品之一。
制作艾饼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步骤(1)备料(2)理艾叶(3)和粉(4)制作艾饼馅(5)包艾饼(6)蒸艾饼。艾饼具有地域性、独创性、食用性和药用性的特点,经世代传承至今,很好地记载了这一地域客家人的饮食文化。
凤山公园
凤山公园位于斗门区连桥路38号井岸大桥东侧,以城市花园为主题,设计了户外儿童游乐场,给游客及居民休闲娱乐提供全方位的花园式场所。
鳄鱼岛介绍
鳄鱼岛位于斗门区白蕉镇湖心路与白蕉路交叉口南面100米,是珠海旅游景点之一,岛上养殖了1990年至1995年先后从泰国、马来西亚引进的100多条湾鳄,人工孵化出幼鳄100多条。
2018年,白蕉镇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7月,白蕉镇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19年9月,白蕉镇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
2019年10月,白蕉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展开[1]广东省特色水产养殖示范镇——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广东省情网. [2024-03-29].
[2]王郁昭,吴象,周日礼. 《中国名镇大典 广东》[M]. 1997: 78.
[3]斗门区撤销六乡镇和五山镇,分别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白蕉镇和乾务镇.南方新闻网. [2024-03-31].
[4]“中国海鲈之乡”珠海白蕉镇:多管齐下助海鲈走出去.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4-03-31].
[5]绿水青山·知味斗门 | 斗门白蕉多美食,海鲈味最美.澎湃新闻. [2024-03-31].
[6]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报告.中小城市指数网. [2024-03-31].
[7]茂名4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出炉!.澎湃新闻. [2024-03-31].
[8]斗门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二号).中国政府网. [2021-06-14].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vibaike.com/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