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北京石油学院
1951年,受当时局势的影响,清华大学成立了石油炼制组、石油钻采组和石油地质组,1952年5月,教育部发布文件《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草案)》批准在1953年准备在北京成立石油学院,1952年暂在清华大学成立石油工程系,并将筹建北京石油学院的任务列入了燃料工业部第一个五年计划。同年9月,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组建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隶属燃料工业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曹本熹教授任系主任。
1953年1月,高等教育部决定成立北京石油学院,要求当年招生600人,清华大学石油系调出600名本科生及100名研究生到北京石油学院,同年5月,教育部发布文件《关于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计划》指出清华大学石油系独立为北京石油学院,10月北京石油学院开学。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北京石油学院
华东石油学院
1969年,学校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5月,华东石油学院向石油部、教育部请示,请求成立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同年6月,教育部、石油部发布文件批准华东石油学院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建立北京研究生部,规定华东石油学院研究生部在校生规模为400人,教职工300人,设置9个专业,当年开始招生,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由华东石油学院领导,由华东石油学院院长杨光华兼任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党委书记,朱亚杰任主任。
因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的校舍被征用,教学设施遭到破坏,所以,1981年10月华东石油学院向石油工业部提出在北京昌平区另选校址的申请。石油工业部于1984年7批准同意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在昌平建校。
华东石油学院
石油大学
1988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格局。1989年在正式文件中已开始使用“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大学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和“石油大学广州培训部”(后称为石油大学(广州))的称呼了。
石油大学(北京)校牌
1997年,石油大学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0年,石油大学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研究生院。2003年10月,教育部与国家四大石油公司签署共建石油大学协议。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学(华东)立项建设青岛校区。2023年7月,学校与俄罗斯国立石油与天然气大学共同成立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绿色发展学术子联盟。11月17日,青岛市软件行业产教联盟成立大会校园启动仪式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05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2005年8月,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协议。2006年10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试点高校之一和承担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32家部属高校之一。2014年4月,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协议。2018年12月,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东营校区调整为东营科教园区,办学主校区调整到青岛。
2022年1月,学校青岛软件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同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首批山东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名单,10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VR校史馆上线,11月学校古镇口校区西区开工建设。2023年,学校被批准设立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化学品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校区西区开工活动现场
院系与专业设置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共开设16个教学学院(部),60个本科招生专业。部分院系与专业对应如下:
院系 |
专业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
石油工程学院 |
石油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油气工程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化工安全工程、化学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学(5年制)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 |
|
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 |
|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
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感知工程 |
青岛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经济管理学院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俄语 |
文法学院 |
法学、汉语言文学、音乐学 |
—— |
|
体育教学部 |
—— |
师资概况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教师1700余人,包括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博士生导师395人,有两院院士8人(含双聘),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3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5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5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
院士 |
郝芳、孙金声、王铁冠、高德利、李根生、刘合、徐春明、张来斌 |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
教学名师:蒋有录、管志川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戴彩丽、范壮军、侯健、吴明铂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郝芳、符力耘、戴彩丽、侯健、周鹏、智林杰、吴传德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蒋有录 |
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
周瑶琪、王玉新、郝芳、陈国明、姚军、刘永红、孙金声、田原宇、戴彩丽、于连栋、操应长 |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戴彩丽、范壮军、侯健、吴明铂、王志远 |
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 |
孙金声 |
泰山学者攀登专家 |
姚军、戴彩丽、孙宝江、符力耘、阎子峰、印兴耀 |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
李青松、康万利、薛庆忠、刘永红、黄方、张军、蒋文春、孙道峰、王志远、吴明铂、刘东、张凯、周鹏、范壮军、李玉星、智林杰 |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王志远、张凯、黄建平、王民、徐尚、孙海、远光辉、赵明伟、王辉 |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杨朝合、郭文跃、于思荣、操应长、孔瑛、杜启振、葛际江、赵东风、李玉星、徐守余、薛庆忠、魏宝君、吴明铂、戴彩丽、黄方、周鹏、田原宇、侯健、孙道峰、徐海、范壮军 |
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
黄建平、邢伟、刘建林、梁超、吴文婷、王宇赫、乔英云、宋弢、远光辉、李忠涛、蔡宝平、王辉、潘原、杨升宇、吴磊、张彦振、张腾、赵文、孟庆峰、袁彬、冯翔、罗小明、渐令、黄毅超、白洋、王广伟、任鹏、刘敬平、孙霜青、张冬至、陈小博、赵明伟、曾景斌、裴仰文、李学进、张建强、穆罕默德•萨梅提、郑超、韩俊伟、王斌、孔德斌、孙洪满、纪文明、张梦迪、陈泽华、范卫东、高荣科 |
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杜启振、戴彩丽、黄方、孙道峰、侯健、徐海、邢伟、刘建林、蒋文春、王志远、张凯、杨永飞、李忠涛、韩同城、李航宇、孙海、曾景斌、蔡宝平 |
光华学者 |
范壮军、印兴耀、肖家治、何利民、于连栋、智林杰、蒋有录、孙宝江、戴彩丽、侯健、宗兆云、王志远、都时禹、田原宇、符力耘、吴传德、黄建平、王民、罗小明、韩同城、李航宇、宋弢、孟庆峰、钟俊杰、刘红伟、袁彬、张丽媛、李美春、张彦振、李闻乐、杨永飞、杨升宇、杨继东、沈奕、孙文跃、钟杰、赵光、徐尚、孙海、郭天魁、远光辉、赵明伟、王辉、梁超、姚传进、吴文婷、冯翔、孙冲、高荣科、白洋、孔德斌、陈程立诏、王宁宁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还有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2个一级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6个一级学科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全国前十名,还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9个博士授权自主设置交叉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博士后流动站。
国家重点学科 |
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艺、油气储运工程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业催化 |
入选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
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 |
入选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
工程学 |
国家“双一流”建设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入选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全国前十名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
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
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二级学科博士点 |
岩土力学与工程、精密测量与测控仪器、环境化工、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能源系统与碳管理、语言服务工程与管理 |
自设交叉学科博士学位点 |
油气人工智能、先进科学与工程计算、能源经济管理、能源环境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海洋资源与信息工程、应用数学与能源数据科学、能源物理科学与技术、能源治理与法律 |
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
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 |
博士后流动站 |
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教学团队1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安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油气储运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化学、应用物理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环保设备工程 |
省级特色专业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测绘工程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石油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油气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安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油气储运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保设备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测绘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应用物理学、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英语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环境工程、化学、工业设计、车辆工程、建筑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地理信息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经济学、市场营销、俄语、法学、汉语言文学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石油工业训练中心、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油气储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油气地质与勘探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学实验教学中心、石油工业训练中心、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油气勘探实验教学中心、油气储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地球探测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石油勘探开发工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石油化工与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油气储运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6月,学校与中国60多家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国际上已与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聘请了百余名著名专家、知名人士为学校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截至2023年4月,学校与美国塔尔萨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纽芬兰纪念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广岛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开展了20余个联合培养项目和6项国家公派项目,与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亚洲和港澳台等6个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学校还建有国际联盟平台和国别区域研究中心两个国际性合作平台,并且在2014年的时候与与塔吉克斯坦冶金学院共建了一所孔子学院。
科研资源
出版刊物
学校出版了《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2种刊物,并建有期刊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社成立于1998年8月,是在《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石油教育》编辑部基础上组建而成的,负责编辑《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9年,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该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中国石油文摘》等多家国内数据库全文收录,还进入了《工程索引》(EI)、Scopus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石油文摘》(P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CSA:MI)、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美国《史蒂芬斯数据库》(Eh)、美国《地质学参考及预览数据库》(GRP)等国际重要检索系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能源经济与政策(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能源与社会、经济与管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学与法律、文化与传播等,该刊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研究院“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曾被评为“全国首届百强社科学报”“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全国理工农医院校优秀社科学报”等。
图书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始建于1953年,当时为北京石油学院图书馆,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扩建,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图书馆有总馆和东馆2座馆舍,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39.4万册,纸质期刊1068种,报纸60种;中外文数据库101个,电子书218万册,电子期刊2.2万种,学位论文1010万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41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其中包括1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8个省级科研平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1个。
全国重点实验室 |
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 |
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 |
|
化学品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海洋物探及勘探开发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 |
|
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 |
|
“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中国-沙特石油能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联合实验室 |
海洋能源联合实验室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海洋水下设备试验与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 |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 |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室) |
国家能源研发中心 |
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分中心) |
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分中心)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深层油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智能油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深层油气探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 |
|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油田化学重点实验室 |
|
山东省油气储运安全重点实验室 |
|
山东省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 |
|
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
海上丝路海洋资源环境组网观测自然资源部技术创新中心 |
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
石油化工节能降碳技术与装备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
海洋油气装备焊接与表面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
|
二氧化碳利用与封存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中心 |
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石油化工过程安全保障技术科技研发平台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实验室 |
材料电子理论研究室和材料界面实验室 |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
山东省提高油气采收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油田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山东省油田含油污水处理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山东省物理法采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山东省校园节能监测及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山东省地球物理测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山东省高碳能源低碳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山东省深地钻井过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山东省深水油气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山东省无石棉摩擦材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
|
山东省高压水射流新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
|
参考资料 |
科研成果
十三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类项目、课题、任务225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40项,重点类项目24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共牵头4项;省部级科技奖221项,省部级社科奖25项,牵头特等和一等奖42项,牵头获教育部奖19项。发表发表SCI论文6274篇、EI论文6926篇,T0论文159篇。是唯一承担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A类)课题的高校。
2021年至2022年期间,学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承担项目10项,其中“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项目1项,“氢能技术”重点专项项目2项,“数学和应用研究”重点专项项目1项,“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4项,“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1项,“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项。此外,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其中重点类项目9项。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
奖项名称 |
项目名称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基于卫星组网的海洋战略通道与战略支点环境安全保障决策支持系统研发与应用 海洋数值预报云计算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塔里木盆地盐下超深层大型油气田形成机理与分布预测 生物质废弃物合成化学品和液体燃料关键技术 深水海底钻井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 油气管网安全运维的大数据分析理论、算法及应用 千瓦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高可靠性电堆关键技术 中低压纯氢与掺氢燃气管道输送及其应用关键技术 多自由度非接触三维光学扫描仪 中国-沙特石油能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联合研究 CO₂驱油埋存强化体系与注采优化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微米硅负极结构设计及高体积性能固态电池构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机理与调控 中国中西部典型盆地陆相页岩油形成演化与富集机理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防范化解能源转型重大风险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提高轻油收率的深度延迟焦化技术 多类型复杂油气藏叠前地震直接反演技术及基础软件工业化 延长油区千万吨大油田持续上产稳产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渤海湾盆地深层大型整装凝析气田勘探理论技术与重大发现 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关键工程技术与工业化应用 断陷盆地油气精细勘探理论技术及示范应用-以济阳坳陷为例 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海洋深水钻探井控关键技术与装备 农林废弃物快速热解创制腐植酸环境材料及其应用 海相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精细描述、数值模拟与高效注水开发技术 |
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位列66名。
校徽
中国石油大学校徽
参考资料
学校校徽为圆形徽标,由核心图案、建校时间与中英文校名组成。核心图案为学校标志性雕塑“创造太阳”的抽象体,下方为学校的建立年份“1953”,外环弧形上部为英文校名,下部为中文校名;徽面颜色为学校标准色深蓝色,中英文校名颜色为白色。
校歌
中国石油大学校歌
数据来源
学校校歌为《北京石油学院学生之歌》,创作于1956年,北京石油学院海燕诗社学生集体(署名“平原”)作词,瞿希贤作曲。
校旗
中国石油大学校旗
图片来源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旗帜,长宽比例为3:2;旗面正中为中文校名,校徽位于校名正上方居中;旗面颜色为学校标准色,旗帜上的校徽和校名均为白色。
校训
惟真惟实
惟真,是指尊重客观规律,真理至上的意思。它既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执著信念,又是一种不唯书、不唯上,探求事物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惟实,既有求实、求是之意,又指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务实、扎实、踏实的作风。同时,也指一个人必须具备诚实、朴实、正直、耿直的良好品质。“惟真惟实”四字校训虽表达简洁,但寓意深刻,涵盖了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
中国石油大学校训
图片来源
截止2022年6月,学校总占地面积5000余亩,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发展形成了“两校区一园区”的校园布局,分别是青岛唐岛湾校区、古镇口校区以及东营科教园区。
学校航拍图
青岛唐岛湾校区
青岛唐岛湾校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唐岛湾校区有30个篮球场、34个排球场、13个网球场、1个田径场、6个足球场等室外体育馆资源,室外场地总面达111496㎡,室内场地总面积23830㎡。截止2023年1月,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研究生入驻古镇口校区,其余学员研究生及全体本科生均在唐岛湾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唐岛湾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唐岛湾校区地图
古镇口校区
古镇口校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校区规划建设用地1041.6亩。校区分东、西两区,其中东区234.6亩,西区807亩。按照学校“十四五”事业规划,建成后会入驻化学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等5个学院和海洋物探及勘探开发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端化工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海洋资源与信息工程高等研究院6个研究机构及平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校区
东营科教园区(原东营校区)
东营科教园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北一路739号。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东营校区调整为东营科教园区,办学主校区调整到青岛。科教园区保留研究生工作室、教师实验室、研究生公寓和教师公寓等建筑,主要用来统筹规划,建设科研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教学实习和学生实践基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科教园区(原东营校区)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
王勇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郝芳 |
党委副书记 |
万云波、吴强明、马国顺 |
副校长 |
李兆敏、张玲玲、操应长、周鹏、 |
以上统计截至2023年5月23日,数据来源 |
历任领导
北京石油学院时期 |
|||||
姓名 |
职位 |
任职时间 |
姓名 |
职位 |
任职时间 |
贾 皞 |
党总支书记 |
1953-1955 |
闫子元 |
院 长 |
1954-1963 |
贾 皞 |
党委书记 |
1955-1956 |
贾 皞 |
代院长 |
1964-1970 |
闫子元 |
党委书记 |
1956-1963 |
- |
- |
- |
刘长亮 |
党委书记 |
1963-1970 |
- |
- |
- |
华东石油学院时期 |
|||||
姓名 |
职位 |
任职时间 |
姓名 |
职位 |
任职时间 |
赵炎 |
党委书记 |
1980-1984 |
焦万海 |
院长 |
1978-1980 |
华泽澎 |
党委书记 |
1984-1988 |
杨光华 |
院长 |
1980-1988 |
石油大学校本部 |
|||||
姓名 |
职位 |
任职时间 |
姓名 |
职位 |
任职时间 |
—— |
—— |
—— |
杨光华 |
校长 |
1988-1992 |
—— |
—— |
—— |
张一伟 |
校长 |
1992-2005 |
石油大学华东 |
|||||
姓名 |
职位 |
任职时间 |
姓名 |
职位 |
任职时间 |
华泽澎 |
党委书记 |
1988-1992 |
杨光华 |
校长 |
1988-1989 |
李秀生 |
党委书记 |
1992-1998 |
华泽澎 |
校长 |
1989-1992 |
郑其绪 |
党委书记 |
1998-2005 |
李秀生 |
校长 |
1992-1998 |
- |
- |
- |
仝兆歧 |
校长 |
1998-2005 |
石油大学北京 |
|||||
姓名 |
职位 |
任职时间 |
姓名 |
职位 |
任职时间 |
张一伟 |
党委书记 |
1988-1992 |
张一伟 |
校长 |
1989-1994 |
华泽澎 |
党委书记 |
1992-1994 |
张嗣伟 |
校长 |
1994-1998 |
李云鹏 |
党委书记 |
1994-1998 |
李云鹏 |
校长 |
1998-1999 |
李秀生 |
党委书记 |
1998-2005 |
罗维东 |
校长 |
1999-2002 |
- |
- |
- |
李秀生 |
校长 |
2002-20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姓名 |
职位 |
任职时间 |
姓名 |
职位 |
任职时间 |
郑其绪 |
党委书记 |
2005-2008 |
山红红 |
校长 |
2005-2017 |
刘珂 |
党委书记 |
2008-2018 |
- |
- |
- |
以上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5月,数据来源 |
关林华:2018年底上任Surge Energy公司首席执行官。
刘书杰: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钻完井),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于群: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何龙: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高级专家。
陶付文: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王振平: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国际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科威特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2021年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于海军:2017年成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技能专家,202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谈效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副总工程师,202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金彩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2019年获得“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称号。
以上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4月。
2004年,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
2022年2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公示名单。
展开[1]学校简介.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2023-04-24].
[2]校庆日.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2023-04-25].
[3]学位点管理.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2023-04-25].
[4]【石大珍档】从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到北京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公众号. [2023-04-24].
[5]【石大珍档】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的前世今生.中国石油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公众号. [2023-04-24].
[6]新年至,万象新!5个年度字,带你回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2023!.今日头条. [2024-01-28].
[7]青岛市软件行业产教联盟成立!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进校园启动仪式举行.观海新闻百家号. [2024-01-22].
[8]我校青岛软件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 [2023-04-24].
[9]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公布,147所高校入选.新京报微信公众号. [2023-04-24].
[10]山东省:公布首批山东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名单.中国发展网. [2023-04-24].
[1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VR校史馆上线.中国教育报. [2023-04-24].
[12]中石大古镇口校区西区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入驻5个学院万余名师生.齐鲁晚报网. [2023-04-24].
[13]国家级科研平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技处. [2023-04-24].
[14]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3-04-25].
[15]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16]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 [2023-04-25].
[17]机电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 [2023-04-25].
[18]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2023-04-25].
[19]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3-04-25].
[20]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 [2023-04-25].
[21]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概况.中国石油大学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 [2023-04-25].
[22]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3-04-25].
[23]青岛软件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软件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3-04-25].
[24]理学院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 [2023-04-25].
[25]经济管理学院概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2023-04-25].
[26]外国语学院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27]文法学院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28]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04-25].
[29]体育教学部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30]院士风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3-04-25].
[31]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3-04-25].
[3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3-04-25].
[33]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3-04-25].
[34]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3-04-25].
[35]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3-04-25].
[36]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37]泰山学者攀登专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3-04-25].
[38]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3-04-25].
[39]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3-04-25].
[40]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3-04-25].
[41]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3-04-25].
[42]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3-04-25].
[43]光华学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3-04-25].
[4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后流动站基本情况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3-04-25].
[45]品牌特色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2023-04-25].
[46]国家级、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一览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2023-04-25].
[47]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2023-04-25].
[48]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49]联合培养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50]合作伙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51]国际联盟平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52]石大孔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53]刊社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54]期刊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55]期刊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56]本馆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57]省部级科研平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技处. [2023-04-25].
[58]辉煌十三五 | 石大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公众号. [2023-05-25].
[59]四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并论证实施方案.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 [2023-05-25].
[60]学校获批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 [2023-05-25].
[6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2年十大新闻.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 [2023-05-25].
[62]石大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功立项.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 [2023-05-25].
[63]计通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 [2023-05-25].
[64]学校获批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 [2023-05-25].
[65]学校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 [2023-05-25].
[66]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 [2023-05-25].
[67]2023中国大学排名.软科. [2024-04-05].
[68]校园文化-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2023-04-25].
[69]石大章程.中国石油大学. [2023-04-25].
[70]校训诠释.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2023-05-25].
[71]明天,操场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公众号. [2023-05-24].
[7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3年春季校园招聘欢迎您的到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公众号. [2023-05-25].
[73]走进新型校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校区丨系列报道③.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2023-05-24].
[74]我校为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举办共青团干部专题培训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继续教育学院. [2023-05-24].
[75]党委书记王勇到东营科教园区调研.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 [2023-05-25].
[76]现任领导.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2023-04-25].
[77]历任领导.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2023-04-25].
[78]校友风采 | 关林华:降本增效,创新发展,在石油行业绽放精彩人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友工作公众号. [2023-04-25].
[79]2022年校友之星——刘书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80]2022年校友之星——于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81]2022年校友之星——何龙.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82]2022年校友之星——陶付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83]2021年校友之星——王振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84]2021年校友之星——于海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85]我院2005级学生于海军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3-04-25].
[86]2021年校友之星——谈效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87]2020年校友之星——金彩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3-04-25].
[88]关于2021年度全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的公示.山东省教育厅 省委教育工委. [2023-04-25].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vibaike.com/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