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骨肿瘤的发病因素很复杂,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病因。常见症状有患处疼痛、肿胀或肿块、活动障碍等。本病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恶性者辅以化疗及免疫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本病,可能出现畸形、病理性骨折、截瘫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骨科或肿瘤外科或肿瘤科骨肿瘤的发病因素很复杂,目前还没有确...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骨肿瘤的发病因素很复杂,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病因。常见症状有患处疼痛、肿胀或肿块、活动障碍等。本病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恶性者辅以化疗及免疫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本病,可能出现畸形、病理性骨折、截瘫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

就诊科室

  • 骨科或肿瘤外科或肿瘤科

病因

  • 骨肿瘤的发病因素很复杂,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病因。部分多发性骨软骨瘤和纤维样增殖症与家族遗传有关。

症状

  • 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或肿块等早期症状及失眠、消瘦、贫血等晚期症状。

早期症状

  • 病初呈较轻的间歇性疼痛,随病情的进展,疼痛可逐渐加重,发展为持续性。

  • 可触及骨膨胀变形的肿块。

  • 向颅腔和鼻腔内生长的肿瘤,因压迫脑和鼻的组织而出现颅脑受压和呼吸不畅的症状;盆腔肿瘤可压迫直肠与膀胱,产生排便及排尿困难;脊椎肿瘤可压迫脊髓而产生瘫痪。

后期症状

  • 骨肿瘤后期因疼痛肿胀而患部功能将受到障碍,可伴有相应部位肌肉萎缩。

  • 由于肿瘤的消耗、毒素的刺激和痛苦的折磨,可出现一系列全身症状,如失眠、烦躁、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进行性消瘦、贫血、恶病质等。

检查

  • 怀疑患有骨肿瘤时,需要做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有利于医生早期诊断和治疗。

  • X线检查

    • 是骨肿瘤的常规检查,在有些情况下,通过X线片即可对疾病作出诊断,而不再需要其他的影像学检查。

  • CT与磁共振

    • 能较早发现病变组织,准确率高。对明确骨肿瘤性质、种类、范围及决定治疗方针都能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是骨肿瘤重要的检查方法。

  • 病理组织学检查

    • 病理组织学检查被认为是一种准确率最高的诊断方法,常用取材方法有针吸活检、切开活检等,病理检查方法包括冰冻切片、石蜡切片等。

  • 放射性核素检查

    • 可用于骨转移瘤的早期诊断。

  • 实验室检查

    • 实验室检查是骨肿瘤的辅助检查方法,对于某些特殊骨肿瘤,实验室检查有诊断意义。

诊断

  • 多数骨肿瘤的诊断较为复杂,有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各项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最后确诊依靠组织病理检查。

临床症状

  • 患者出现疼痛、肿胀、运动障碍、畸形或是呼吸不畅、排尿困难等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 X线平片在骨肿瘤诊断方面是首选和重要的检查手段,可提示良性或恶性、原发性或继发性等病变。大块的骨溶解无明显界线,皮质骨破坏,肿瘤周围的反应性成骨很少,提示肿瘤进展快;骨溶解界线明显,肿瘤周缘的反应成骨较多,骨皮质较完整或有连续骨壳,提示肿瘤生长慢或无浸润。地图形改变或边缘清楚用来描述病变有清楚的边界,提示良性肿瘤。边界不清楚的浸润性病变被称为穿透样破坏或虫噬样破坏,提示病变为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

  • CT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肿瘤的位置,范围及与肌肉,脏器,神经和血管的关系,可以清楚地明确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

  • MRI还被用来对骨肿瘤的放、化疗及手术后的疗效进行观察评估,并用于早期及时发现合并症及检测肿瘤有无复发及转移。

病理检查

  • 病理组织学检查被认为是一种准确率最高的诊断方法,有针吸活检、切开活检、冰冻切片、石蜡切片等。

实验室检查

  • 对于某些特殊骨肿瘤,实验室检查有诊断意义。如浆细胞骨髓瘤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免疫球蛋白升高、A/G降低或倒置、尿本周蛋白阳性等;神经母细胞的转移出现儿茶酚胺的代谢异常。

鉴别诊断

  • 骨肿瘤在鉴别诊断方面骨肿瘤首先应与炎症鉴别,并且良性骨肿瘤也应与恶性骨肿瘤鉴别。

  • 在出现疼痛、脓肿、运动障碍时,不要自行诊断和用药,以免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医生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检查做出诊断。

治疗

  • 良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恶性者除手术外,还要辅以化疗及免疫治疗。

良性肿瘤

  • 多以局部刮除植骨或切除为主,如能彻底去除,一般不复发,愈后良好。

恶性肿瘤

  • 手术切除

    • 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截肢、关节离断是最常用的方法。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作瘤段切除或全股骨切除,用人工假体置换。采取保留肢体的“局部广泛切除加功能重建”辅以化疗等措施。

  • 化学治疗

    • 全身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及大剂量氨甲蝶呤。

    • 局部化疗包括动脉内持续化疗及区域灌注,其中以区域灌注效果较好。

  • 免疫疗法

    • 由于干扰素来源有限,还不能广为应用。

  • 放射治疗

    • 对骨肿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

危害

  • 骨肿瘤不仅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学习与工作,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 影响正常生活

    • 骨肿瘤引起的疼痛、肿胀、运动障碍等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学习与工作。

  • 引起严重并发症

    • 骨肿瘤可以引起畸形、病理性骨折、截瘫等并发症,会让病情更加复杂,不仅会造成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还可发生恶性转移,甚至危及生命。

转移性

  • 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会发生骨转移,恶性的骨肿瘤也会发生全身转移,比如肺转移等。

预后

  • 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

怎样预防骨肿瘤

生活预防与调理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病毒感染。

  • 减少和避免放射性辐射,尤其在青少年骨骼发育时期。

  • 避免外伤,特别是青少年发育期的长骨骺部。

饮食预防与调理

  •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少吃或不吃亚硝酸盐浓度高的酸菜、咸鱼等,少吃苯并芘含量高的烘烤熏制及油炸食品,少食带有较多黄曲霉素、发霉的食物。

精神预防与调理

  • 保持性格开朗,心情舒畅,遇事不怒。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vibaike.com/1275/

Like (7)
词条目录
  1. 就诊科室
  2. 病因
  3. 症状
  4. 早期症状
  5. 后期症状
  6. 检查
  7. 诊断
  8. 临床症状
  9. 影像学检查
  10. 病理检查
  11. 实验室检查
  12. 鉴别诊断
  13. 治疗
  14. 良性肿瘤
  15. 恶性肿瘤
  16. 危害
  17. 转移性
  18. 预后
  19. 怎样预防骨肿瘤
  20. 生活预防与调理
  21. 饮食预防与调理
  22. 精神预防与调理